年复一年,新春佳节都有不同。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大年的习俗也在变。今年过年使得我们切实感受到,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人们过大年的习俗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习俗变了。显著特点是居家过大年,以往熙熙攘攘欢聚一堂过大年的情景少见了。大家响应地方政府组织的号召,不聚集、不串门,在家过大年,减少和杜绝疫情传播的途径,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燃放鞭炮是中华民族过大年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用鞭炮庆贺新年的习俗也在逐渐淡化改变,深刻认识到燃放鞭炮的利和弊。取而代之的是弘扬传统文化,时尚过年、孝敬父母,把过大年的用意体现在浓浓的深情厚谊上。
习惯变了。年夜饭上大鱼大肉的荤菜少了,瓜果蔬菜的健康食品多了。狂饮喝大酒的少了,品尝健康饮品的多了。饭桌上抽烟的少了,饭后饮茶唠家常的多了。健康为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远离以往旧习,而开始了新的、健康、时尚的现代生活方式。
贴近民意。往年过春节城市盛行举办大型彩灯展,各类彩灯集中区域布展,情景盛大、灯火辉煌,劳民伤财,存在安全隐患。如今不再举办“人满为患”式的大型灯展,,采取分散布展方式,沿街、花园装饰各类彩灯,用意贴近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即可欣赏到五彩缤纷的各式彩灯,观赏效果同样精彩。举措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
逛景的多了。这两年由于疫情因素,由于外出旅行不便,人们看中欣赏家门口的美景,全家人走走看看,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现代生活的美好和湿地生态大自然景观的魅力。过去,因为生活拮据,过年时集中消费把“吃”放在第一位。如今,人们的生活早已不再为衣食住行的最基本保障而发愁,把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时尚,成为了众多家庭的新目标、新追求。让年味儿变淡了,其实,这种“淡”,恰恰映衬出今天生活日新月异所发生的新变化。
理念变了。六七十年代,春节“一包点心、两瓶酒”拜年串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们更加看重的是现代文明理念和新的生活风尚,在优雅、舒适、文明的环境中欢度春节。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取之而代的是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拜年方式,方便、快捷、时尚,打个电话(视频)、发条微信,更加贴近感情,快捷、便利,普遍受到大家的青睐。
祈福美好。社会进步与发展,加速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理念的改变。人们 “幸福生活”的含义正与时代发展接轨,不再是鞭炮的喧天,不再是年夜饭的推杯换盏,不再是抽烟、喝酒、打牌,不再是注重吃上的消费。今天的“幸福生活”,人们越来越看重的是现代生活质量,文化生活的品味。我们对新时代充满美好憧憬,让我们共同携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共同努力奋斗!

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美好的新春佳节!
说明:图片均为本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