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银行
勋章中心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帮助
加入收藏
下拉
用户名
UID
电子邮箱
记住
找回密码
登录
注册
我的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首页
论坛
老照片
休闲茶馆
难忘往事
文学、摄影
健康养生
在“茶馆”发帖
关于“朝鲜华侨网”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蓝色天空
水墨江南
黑色旋风
绿之印象
紫色梦幻
春意盎然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转发〕
怡 情 别
美好的瞬
喜迎2021辛
〔转发〕驻朝鲜大使李进军向平壤市华侨代
后 窗
怡 情 别 离 (14)
美好的瞬间 永远的记忆一一2015年清津笫三届
第一次回国之路
[切换到宽版]
最新帖子
精华区
朝鲜华侨同学网上联谊会
>
文学、摄影
>
怡情别离(5)
发帖
回复
«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帖
390
阅读
3
回复
怡情别离(5)
楼层直达
于龙
UID:683
注册时间
2019-02-01
最后登录
2021-01-27
在线时间
176小时
发帖
348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银元
468
威望
66
贡献值
0
金币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级别:
骑士
关注Ta
发消息
只看楼主
更多操作
倒序阅读
复制链接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6
第四节
知识从这里开启
作者:殷绪郅
图片:微信图片_20201110173608.jpg
父母对我们孩子们的生长很上心,对我们的前途很揪心。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口头上常挂的一句话:耽误庄稼是一季,耽误了孩子是一代。要想有出息,必须抓读书,读书是开启知识的一把金钥匙。他们无论怎么忙碌,夜间都要检查作业。记得有一次夜晚,父亲回到家后,首先检查我的作业,他见我作业上的字,写得七扭八歪的,我心想准挨批。父亲非但没有批我,反而摸着我的脑袋和蔼地说:
“你认为写得怎样?”我不好意思地说:“写得不好。”“那该怎么办?”我父亲接着问,“那我重新写!” 我很痛快地答应道。这一夜,父亲看文件,在灯下陪我完成了作业。父亲甚至为我成才设制了蓝图,表示要提供并创造条件,为将来进入平壤高丽大学而努力,他甚至还托负远在平壤的好友,安排我到那里去念书。后来,由于形势的变化,尤其来自国内形势的判断,他认为: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人民革命,同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的对决中,己经感到黑暗即将过去,胜利的曙光就在前头……他兴奋、激动。他很快改变主意,放弃了让我去平壤念书打算,让我留在当地读中文。父亲看事眼光放得远,他常说:我们不仅要用眼晴看事,更要用眼光看事。对我们的将来他有成熟的考虑,他说“我们中国人还是要首先学好母语,内地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我们早晚还是要回到国内发展!”
一九四九年,我进入朔州中国人人民学校。该校离家不远,大概也就是十几分钟的路程。学校条件比较简陋,土墙草顶,一字排开,面朝南有一大片广场,场地中间小平台,竖立着旗杆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室内水泥黑板,木制桌椅,排列整齐,夏季入室感到凉阴,冬季炉火柴暖。该校是本地区华人中心学校,它不仅吸纳朔州,而且吸纳水丰、温泉、徐元洞等周边地区的华人学生。从教学内容看,还是沿用传统旧教材,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之类书。从入学笫一天起,就诵读:“人之初,性本善……玉不琢,不成器……”而老师们的讲学,也多以儒家经典,“三纲五常”“修心诚意”“
仁者爱人
”“忠信以得”
等至善修身,及忠、孝、仁、义等明德品行的教侮,对我早期成长,都有很深的印象。后来,逐渐以新书更替了旧书,一些新思想、新内容的教课书开始溶入,尤其东北出版社的教课书,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打动人心,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像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的抗日英雄事迹,在华人中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是杨靖宇将军坚持抗日,忠贞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仰慕英雄,更加憎恨日本鬼子。我心想:日本鬼子永远不会明白,寒冬腊月,树木干枯,没有一粒米,设有一滴水,竟能长期坚持战斗?残忍的敌人在杨将军牺牲后,剖开肚皮,这些畜生惊讶地发现,肚中全是草根树皮,敌人惊呆了
……开始发抖了!这些敌人不得不低头承认:中国共产党人是硬骨头!是特殊钢材制成的!日本帝国主义是永远征服不了中国人民!
家有家风,校有校规。中心学校的校规还是很严的,学风是好的,学生见了老师先鞠躬,学生见学生互相问候,老师进入课堂,学生先鞠躬问候,待老师说:
‘谢谢大家!请坐’ 再坐下。记得,当时教我们课的是一位姓田的女老师,长得白白胖胖的,个头不高,剪着半沿发,笑起来带着两酒窝,看上去和蔼可亲,课堂上教起书来却一脸的严肃,有时严肃的令人畏惧。有一次,一位男同学迟到了,当然不只是一次,老师很生气,让其站在前面伸出手来,老师拿着教杆连抽十余下,一再问这个同学:‘以后还敢不敢迟到!’这位同学红着脸,就是不语,老师没办法,让其站在课堂边上,什么时候想好了再回位。
百废待兴,教育先行。当时侨联的工作繁重,但很重视教学。从学校方面来说,最困难的问题是缺少师资,教学计划常常难以落实。全校七八十名学生,仅有二名老师,根本教不过来。就我们班而言,该上课时不上课,改为复习,老师却到其它班讲课,这儿复习没人管,吵吵嚷嚷,打打闹闹,根本无法复习。有一次,不知那位顽皮同学,将一只豆虫放到一位女同学的铅笔合里,这位女同学被吓得尖叫起来,惊动了隔壁教室的同学,一齐涌入我们教室看究竟,秩序顿时混乱起来……后来,侨联得知这些情况后,一方面派人整顿学校秩序;另一方面,调集师资,尤其通过各种渠道,求助国内支援。不久,真的来了一位男老师,姓魏,很年轻,留着短而黑的圈腮胡,不仅课讲得好,而且会画画,会唱歌教歌,还会弹风琴,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和喜爱。
就读朔州华人学校,我的感觉是:这里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条件虽然比较差,可是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却很饱满,热爱祖国的向心力,团结互助的友爱情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的三件事令我记忆忧新: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十月二日下午,我们正在上课,临时通知我们到操场集合,全体学生到齐后,谁也猜不透发生了什么事,心里还正在打鼓呢?只见魏校长一个箭步跨上旗杆台阶,满面春风,把背头用手一撩,让大家安静,然后双手高举,用他那高调嗓门说;
“我向大家宣布一个特大喜讯:昨天是十月一日,毛主席、朱总司令登上天安门。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啦!”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无比振奋!拍手叫好,互相拥抱。高喊着口号:“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人民共和国万岁!”锣鼓声、欢呼声振耳如聋。同学们个个兴奋地说:“我们翻身解放啦!”“从今天开始,我们当家做主人啦!”这一天,是同学们最开心的一天,学校早早放了学,同学们将这一特大喜讯告诉亲人,共同分享这一喜悦。你或许体会不到,长期在外漂流的国人,听到这一消息是多么兴奋和激动!是多么的扬眉吐气!那种孤独、被抛弃、被遗忘的失落感-扫而光!那种做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油然而生!
二是抡救受伤同学。在一次课间休息,我们一帮男孩子皮打皮闹,相互追逐,其中一位外号叫
‘小噘咀’ 的同学不小心摔倒,撞到墙体一角,当即脑门上方血流不止,许多同学围拢过来,其中一位男同学立即将自己的衬衣撕下来,很快将这位同学的头部包扎好送医院。一些高年级男女同学主动站出来,二话没说,拥簇着背着这位同学向医院跑去……学校离医五六里地,都是同学们汗流满面的轮流背过去的,看病的费用也都是同学们凑起来捐助的。在我看来,学校就像家庭一样温暖,同学们之间的感情特别融洽,高年级同学就像自家大哥大姐那样亲近!
三是一年一度的联谊盛会。孩子们从小盼望的是过年,而我从小盼望的是一年一度的联谊盛会。每年暑期,朔州华人学校都要举办一次由华人学生参加的暑假活动,活动之精彩,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巨大,比过年热闹的多,也是其它活动无法比拟的,难怪孩子们都盼着这一天。参加盛会的同学除本地区外,还有来自平壤、咸兴、元山、定州、新义州等地的同学,大家高高兴兴,欢聚一堂。在这期间,要举办学习心得交流、教学经验介绍、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篝火晚会、普天同乐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说精彩纷逞,目不暇接。比如演出,我们学校的高年级同学张风琴,是公认的
‘校花’ ,她那甜美的嗓音和她那轻柔飘洒的《岛拉基》舞姿,吸引了众多眼球;石德信和韩金芳的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兄妹开荒》,赢得了热烈掌声;殷关锁踩着高跷,扮着孙大圣的模样,手提金箍棒,做出各种姿态和怪样,乐得大伙拍手叫绝!更让人感动的莫过于,来参加联谊会的同学都是自带行李,住在校内,睡地铺,大家在一起支灶做饭吃。我们学校老师和同学主动承担做饭任务,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田老师,她本身就胖, 干起活来上气不接下气的,满头大汗,全身透湿,汗水侵透她的船型胶鞋,走起路来还‘咯吱咯吱’ 响哪!
联谊活动持续十天,它的确是一次盛会。活动期间,不仅仅是学生,而学生的家长一同参于,更有甚者,当地的朝鲜人也进入,不少朝鲜青年男女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我感到:这样的聚会远远超出了学校的初衷,它展现的是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传播的是中国文化,扩大了华人在驻在国的影响力!
相聚畅快,离别难舍。联谊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父亲同侨联的同志一起接见全体,并合影留念。十天的联谊会,大家还感到时间太短,还未能聚够。在离别的那一刻,当地华人齐聚火车站,敲锣打鼓震天响,鲜花彩带送亲人,真是挥泪告别,难舍难离:有的同学在站台上流着热泪,长时间拥抱在一起;有的在窗口拉着车内同学的双手,久久不肯松手;还有的同学直接上了火车,将远道而来的同学亲自送回家……这一幕幕,感人肺腑。难忘今朝,一别又是一年……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于龙
UID:683
注册时间
2019-02-01
最后登录
2021-01-27
在线时间
176小时
发帖
348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银元
468
威望
66
贡献值
0
金币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级别:
骑士
关注Ta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11-26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郭麟恭
UID:9
注册时间
2011-06-04
最后登录
2021-01-28
在线时间
592小时
发帖
1546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银元
1546
威望
42
贡献值
0
金币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级别:
管理员
关注Ta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11-27
回楼主于龙同学转载的殷绪郅先生的回忆录《怡情别离(5)》
“ 知识从这里开始”,教育改变命运。
朝鲜华侨子女教育,都是简陋和困难中开始的,很多地方,因师资不足,不得不上复式班,有的地方,一位老师要同时教三个年级。
殷先生提到,利用暑假办联谊会,把其他地方的学生也请过来,一起参加活动。这是一件很有创意的事情。可以广交朋友;可以提高情趣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交谊交际能力。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一次联谊活动,有的人可能成为一生的朋友。
谢谢殷先生的回忆录,谢谢于龙的转载。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郭麟恭
UID:9
注册时间
2011-06-04
最后登录
2021-01-28
在线时间
592小时
发帖
1546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银元
1546
威望
42
贡献值
0
金币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级别:
管理员
关注Ta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11-27
由题头照片所想到的
殷先生兄弟姐妹七人和母亲的合影,这张照片保留至今,太珍贵了。从随着文章发表的一些照片看,殷先生家的照片都保管的很好,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历史回忆,非常难得。
再回到题头照片,殷先生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大家庭。母亲和七个子女的合影,体现了她对生育和拥有这七个可爱儿女的爱和自豪,她也感觉到要把这帮儿女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她需要付出的辛劳和责任。慈祥的母亲!伟大的母亲!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发帖
回复
«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ttp://cxhq.info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新闻及公告
新闻摘要
休闲茶馆
休闲茶馆
美好回忆
老照片
难忘往事
寻老乡同学
幸福生活
天伦之乐
文学、摄影
健康养生
站务管理
网站帮助
站务管理
关闭